广州市康纳学校在多家高校开展孤独症知识宣传活动
他们仿佛来自遥远的星球,怪异的言行举止,常让我们另眼相看;
他们之中,却不乏牛顿、爱因斯坦等天才人物;
他们就是孤独症(自闭症)人士,一个发病率高达1/100,全球超过3500万人,却鲜为人知、缺乏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
关爱孤独症人士,从认识孤独症开始
今年4月2日,是第四个“世界孤独症关爱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是联合国为提高人们对于孤独症及相关研究和诊断的关注,争取早期治疗改善孤独症的状况,消除孤独症人士面临的障碍,于2007年决定设立的。
这天,广州市康纳学校(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有爱,不孤独”纪念2011年“世界孤独症关爱日”高校巡回宣讲活动,分别在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多家高校开展宣传活动,在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支持下,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发放孤独症知识手册等形式,向大学生们介绍孤独症的症状表现、发病情况等知识。
王德玉副校长在华南师范大学宣传活动现场向大学生们讲解孤独症知识,
并接受广州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
很多大学生表示,之前偶尔听说过孤独症或自闭症,不过了解的不多,通过这次宣传活动,大家对孤独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消除了以往对孤独症的一些误解。比如孤独症不同于性格内向、孤僻,也并非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障碍,孤独症也不是父母太冷漠或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而与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是先天性的,而且伴随终生。
大学生们在观看宣传展板、孤独症儿童美术作品
除了4月2日当天的宣传活动,各大高校还将陆续举办孤独症知识专题讲座,由广州市康纳学校的资深专家向大学生们系统地介绍孤独症知识、目前所使用的干预方法、我国孤独症事业的发展现状等,呼吁大学生们关爱孤独症人士,共同为之营造和谐共融的生活环境。
传播孤独症知识,为何要选大学生?
1、 易于接受新知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很快接受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2、 信息传播能力强。大学生可将得到孤独症知识通过同学、亲友,尤其是网络等渠道扩散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孤独症。
3、 日后有利于及时发现孤独症。由于对孤独症的症状表现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乃至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之后,比其他人更易发现孤独症,使孤独症孩子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
4、 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懂得关怀和帮助弱势群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关爱孤独症儿童,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从2009年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公益社团就开始与广州市康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或者派出志愿者直接为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提供爱心服务,或者募集书籍供家长阅读。其中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的“成长伙伴”志愿者服务项目,深受孤独症儿童和家长的欢迎。该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吸引儿童和家长参与其中,营造轻松互动的亲子氛围,体验互动的快乐,增进儿童社交能力的提升,并帮助家长放松身心,舒缓心理压力国。志愿者们也通过参与活动对孤独症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广州市康纳学校希望能与更多的高校公益社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切实为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提供更多帮助。
社会人士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
1)遇到无人陪伴的疑似孤独症儿童时,请立即打电话报警,等待警察到来期间应尽量安抚他的情绪。因为他可能无法告诉你自己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父母的电话是多少,还可能因为来到陌生的地方而出现情绪问题。他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2)如果你在社区、餐厅、公交车等公共场所遇到有尖叫、抓人等“问题行为”的孤独症儿童时,如果你愿意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请以宽容之心待之,千万不要再去指责家长没有教好孩子。
3)鼓励你的孩子与社区里的孤独症儿童成为友好的玩伴,这对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很有帮助!
4)请以合适的方式体谅、安慰和鼓励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肩上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及经济压力,孩子的不幸不是他们的错。
5)为有需要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和康复机构提供志愿服务或捐赠。